笔趣阁>朕真的不务正业> 第十九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

第十九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(第2页)

作者:吾谁与归

推荐阅读:人在华娱,职业奖励是间谍穿在逃亡前,开挂闷声发大财夫人快分手,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,他后悔了!一口造化鼎!从敲诈宗门开始无敌!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天赋百分比斩杀,我反手攻速拉满保姆开局,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满级快穿,惹得禁欲反派宠妻上瘾我只想种地,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都市:现在染上读瘾,以后就敢读博!一品夫人要和离,高冷首辅急红眼创业系神豪:我要供养百万员工!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重生九零霸王花你娶平妻我高嫁,奉旨和离你哭啥?你让我娶傻千金,还回来跪求我?请娘子称我为陛下!说好假婚三年!将军怎么让我生三胎?为奴三年后,全家哭着求原谅?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 https://www.zwsm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张宏想了想补充了一句:一起送来的还有番薯,是吕宋的商舶带来的,还没来得及做。
    很好,不要做了。
    朱翊钧看着李太后询问道:都饷馆?
    李太后看着小皇帝疑惑的眼神,颇为欣慰的说道:嘉靖三十年,福建闹起了倭寇,在月港设立了靖海馆,后来,海盗谢老张维等二十四将被平定。
    嘉靖四十二年,现在的兵部尚书谭纶,之前在福建做巡抚,把月港靖海馆改为了海防馆,去年海防馆从澄海县城,移到了港口,海防馆改名为了都饷馆。
    都饷馆,督舶饷,就是抽分收税的,每百抽六,折银,押送京师。
    李太后说起来头头是道,这土豆片味道都好了一些,之前孩子读书不好,对这些朝政也不是很感兴趣,李太后跟小皇帝说,小皇帝多事不耐烦,今天主动问起来了。
    朱翊钧听明白都饷馆到底是什么,其实就是海关,负责收税。
    李太后继续说道:罗拱辰是个读书人,考了举人没考中进士。
    东南闹起倭寇时,海疆数千里告急,狼烟遍地,朝野内外震动,罗拱辰便组织军民反抗,能以孤军当劲敌,后来倭寇侵松江府,罗拱辰率众,星夜驰援松江府,从浙江按察司佥事,升为了海防同知。
    罗拱辰是读书人,却在抗倭一事中,屡建军功,当时倭寇闹得凶,这罗拱辰一介书生仗剑平倭,名声大噪。
    读书人和读书人之间的差距的确很大。
    去年他回京述职,见了不少的人,但是他想办的事儿,到底是没办成。
    李太后说起了此事,便没有了多少食欲,放下了筷子,面色有些担忧。
    东南开海,设立月港的争斗,可谓是步步惊心,这罗拱辰的初心就是再好,朝中无人帮衬,也是白费功夫。
    这罗拱辰先是由老上司谭纶引荐去了吏部尚书杨博府上觐见,谭纶因为父母丧事回家守孝,再出仕是由杨博举荐,这便是有了举荐之恩,在大明官场上,这是天大的恩情。
    谭纶觉得罗拱辰的想法不错,就把罗拱辰引荐给了杨博。
    吏科给事中为何弹劾谭纶?
    因为谭纶出身浙军,跟戚继光是战友,受到戚继光梁梦龙这些浙军出身的影响,谭纶现在跟张居正走的实在是太近了。
    杨博作为晋党党魁,本就恼怒谭纶以怨报德,直接让罗拱辰吃了个闭门羹,拜帖都没收。
    罗拱辰又走了戚继光的关系,让戚继光引荐他给张居正,结果张居正听闻罗拱辰的想法,颇为赞同,就在罗拱辰的奏疏上齐缝下了自己的书押,送到了通政司,内阁拟票后,在两次廷议中,都没有通过。
    最终罗拱辰回京述职的期限到了,只好回去了福建月港,等待消息。
    这土豆番薯,就是那会儿罗拱辰带回京的礼物,宫里有,张居正的全楚会馆也有,本来杨博也应该有的,但是杨博没见罗拱辰,便没有了。
    万历元年,土豆在京师,还是稀罕物件,但是在南方,早就在嘉靖年间已经传入。
    这海防同知罗拱辰进京所为何事?朱翊钧搜检了一下记忆,并没有相关的内容。
    万历皇帝本身就不喜欢政务,再加上李太后约束极为严苛,这逆反心理之下,对国事也多是漠不关心,左耳朵进右耳朵出。
    李太后靠在椅背上,略微有些心烦意乱的说道:罗拱辰想收税,确切的说是设课征收贩洋船税,抽分,百抽六的税,征收那些红毛番的洋船的税。
    洋船?罗拱辰要收洋船的税?
    李太后颇为确切的说道:对洋船。
    都察院总宪反对增税,理由也算是充分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